孟艳玲:投身无花果产业的女博士
孟艳玲:投身无花果产业的女博士
2007年8月,获得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的孟艳玲,成为威海市农科院副院长。威海市农科院引进了多个新品种进行培育,使无花果形成成熟期、口感各异,木本低抗风抗病产量高便于采摘等特点,该院在农科基地进行了大面积的试栽,并还在崮山、泊于这两个镇各选择3户果农进行新品种的试栽。作为无花果产业主持人,孟艳玲经常东奔西跑,与农科院的科研人员一同钻研无花果集约简化栽培技术,引进无花果优新品种10余种,摸索出“T”字形和丛状形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无花果夏季绿枝扦插、夏剪(摘心)、果实催熟等一系列试验,掌握了这些技术的关键,为大面积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了技术保障。指导无花果生产农户开展了无花果冬季反季育苗技术,获得成功,培育成功的苗木销往南方各省。2008年春开始无花果保护地栽培和盆栽研究。
孟艳玲博士先后被邀请在威海经区的无花果产业推介会做了无花果的专题报告,并为无花果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在经区的“今日经区”报纸开辟了无花果栽培技术讲座的专栏,讲解无花果栽培技术。在当地媒体记者的帮助下,利用中国农业大学的数据库资源优势,依靠国内果树界各位老专家的支持,创办了国内首家无花果专业门户网站-中国无花果网(www.chinafig.cn),免费提供无花果种植、加工、科研等信息,为当地无花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信息平台。
孟艳玲博士联合国内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根据经区无花果产业发展现状制定了《经区无花果产业发展规划》,帮助当地建设无花果研究所等组织;帮助泊于镇制定了“国家无花果标准化示范基地”的栽培技术标准。积极帮助果农开辟无花果销售市场,先后联系北京、上海、哈尔滨等经销商销售无花果100多吨,为农民创造经济效益50万元。
为了加强威海分院与山东省农科院的联系,学习省院先进的科研技术和科技成果,将之转化为生产力推进当地果业生产水平,孟艳玲博士于申请了山东省农科院的博士后研究项目。该项目主要利用细胞生物学技术进行果树育种,现已完成新种质创新,正在进行抗逆性(抗病、抗旱、抗盐性)鉴定。与国内著名果树专家汪景彦老师等人联合完成《苹果树整形修剪新技术》一书,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一篇,国际上发表SCI研究论文一篇。